346 |
体育综合 (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 |
1.《运动训练学》,田麦久,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7年。 2.《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3.《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版 复试科目: 体育教学专业,《体育教学论》,毛振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7年7月;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竞赛组织专业,《体育管理学》,高雪峰,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1月,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体育社会学》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4版. |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查考生对运动训练学基本理论和运动训练实践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和学校体育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较好运用相关知识、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学校体育实践问题;考查考生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综合解决运动训练及群众体育健身锻炼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一般运动训练学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以及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技能等;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三、试题结构 《运动训练学》: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实践应用题或论述题 《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论述题、简答题 |
不使用 |
|
要求:1.参考书目应尽量考虑通用性和出版时间(出版时间不宜太早,以方便考生购买);非正式出版物以及正在出版过程中的书不能作参考书;参考书应注明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如:《高级英语》(修订版)第1、2册,张汉熙主编,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请标注是否允许考生使用无字典存储、编程和查询功能的计算器,如不标注理解为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绘图及其他科目考试时如有其他说明的请在“备注”栏内标明。
考研辅导咨询热线(同微信):1352091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