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管理类联考的同学一定都清楚,看似简单,竞争压力却很大。我二战上岸,第一年考东华大学会计专硕,219,差复试线一分。当时对于要不要二战很纠结,因为管理类联考的成绩,提高一分都很困难,我觉得我当时已经是能考到的最好成绩了。种种原因,还是决定二战了。
既然二战,那我便要重新制定复习计划,必须提高初试分,这样才有更多的优势。
七月份毕业回家,我便安心开始在家复习。由于离考试还有半年,七八月份我主要进行基础巩固。下面我将计划详细列出。
我复习完全按考试时间,早上八点起床吃饭后开始,下午两点开始。
七月有31天,我买了陈剑的高分指南和赵鑫全的逻辑分册。将目录平均划分成31块,每天上午做完成一块,正好七月底可以看完基础知识点。上午三到四小时就是看知识点,做题。
下午,我两点开始,卡时间做四篇阅读理解,就做蒋军虎的阅读八十篇。开始有点困难,会出现看不懂的情况,但一定要坚持下去。
七月份最痛苦,就是坚持,坚持下去,这段时间的一点点积累,十月份会发生质变的。
晚上吃过晚饭,大概七点开始,我便把今天上午和下午的错题进行总结,翻译那四篇阅读。再跟着英语流利说精读一篇外国文献。
总体七月份会感觉自己很忙碌,并且最重要的是效果不明显,阅读依旧错很多,管综知识点还是有不会,外国报刊看不懂。但其实这是量变过程,进步就发生在这期间。
7月31号将知识点全部过完时,我真的长舒一口气。有了七月的的积累,八月份我开始练速度。买了逻辑数学千题,依旧卡时间。上午做逻辑数学,逻辑争取在45分钟做完,数学在一个小时。这时候注意一个问题,前十天可以只看速度,但十天过后,一定要把正确率也算上。下午我依旧是蒋军虎的阅读(精读做完做高分),这时候千万不要碰真题,蒋军虎阅读也不用管什么正确率,因为有些题出的确实不好,思路也不是考研答题思路,最重要的是看文章,练语感和阅读速度,积累词汇。
当把千题和蒋军虎所有阅读做完以后,也就九月份了。这时候前面的积累就到了用的时候,也是在九月份发生质变的时候。
九月份我报了新祥旭的班,主要是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和十月份以后有模拟考试。在九月份去了新祥旭的集训基地时,英语我开始看真题,一周一套卷子,真正的精读精翻,每个标点不好不要放过。有了之前的积累,你会发现考研真题阅读很容易读懂。但这时候重点不是懂,而是出题套路。对着张剑的讲解,自己体会解题思路。
至于管综,因为1000题数学还有十套卷子,于是我继续做了逻辑全题型。这个非常推荐,并且卡时间。这个书逻辑难度很大,但正是这些题,才有突破。能保证逻辑又快正确率又高,是冲54分关键。
当全题型和数学千题做完以后,大约9月20号左右,管综也开始接触真题。此时所有真题都开始自己研读,寻找套路。而写作也开始练习,一周一篇,卡时间写,写完让老师看(这个最关键,必须有修改意见)。
十月份也开始模拟考试,一周一次,这时候就为了练心态和手感。之前的积累就发挥了作用,我几次模拟考试都不错。此时也确定了院校,为了稳妥,我选了上海大学图书情报。事实证明,这个专业也在越来越难考,今年去年复试前一周通知我们缩招,今年大纲直接缩招,不知道明年3月份复试前会不会继续缩招。
十一月份开始我听的是道长的建议,小作文背了20篇,大作文背了10篇就上去考试了,结果还是不错的,活学活用就行。
我复习总体是前紧后松,越到考试,越是按部就班,前面的积累听过一点时间消化和融会贯通,后期帮助很大。
至于复试,本来以为这个专业会好考,没想到,一因为翟天临,二因为学生质量提高,复试开始变得超级难(49变44,进复试人数也从1.5变成1.2,报录比:去年初始500人,进复试55人,录取44人,大概11:1)。缩招、全程录像英文和专业课面试都要十分钟以上。好在新祥旭给我安排的老师是这个学校的学姐,复试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感谢!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第一天上午专业课笔试,三道简答题,主要就是背黄如花《信息检索》这本书。
下午政治笔试,四道简答题,后两道二选一。考每年的时事政治,背肖四肖八的实时篇就行,十九大连考两年,依旧是重点,过完年后再关注两会就可以了。
第二天专业课和英语面试。英语课由初试名次顺序进行,自我介绍后抽问题回答。专业课上午面试初试名次后1/2人,下午面试前1/2人,专业课面试全部为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