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学院以数学、物理学科为基础,以工学为依托,理工融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现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和实验中心,可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学院现任院长郑厚植院士,执行院长肖井华,党委副书记张耀文,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单文锐。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88人,其中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6人、教授17人,副教授41人、高级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9人,教学一线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工作为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夯实基础学科,加快发展步伐。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加强基础、拓宽应用、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综合提高、理势工发,目标是培养既具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理工融合型人才。
在“敬业、进取、团结、奉献”的精神引领下,理学院在学生培养、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拥有北京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并有多名教师获得北京市级、校级教学名师、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由我院老师组织和培训的大学生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数学、物理及物理实验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成绩优异。
学院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获得国家级、市级、校级等诸多科研教学成果奖项。
院所、专业、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08 理学院 |
|
113 |
|
|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11 |
|
|
01 信息功能材料、器件及其集成 |
唐为华,吴真平,张晓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大学物理 |
|
02 信息纳米功能材料和器件 |
张茹,毕科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大学物理 |
|
03 无机纳米材料与器件 |
王永钢,雷鸣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大学物理 |
|
二、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名称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培养目标 |
以培养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重点培养基础性、探索性和学术性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材料制备、加工、组织与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自学能力强,了解学科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内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创业素质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
初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④822大学物理
|
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参考书目
822(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B版)力学、电磁学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固体物理导论》1-9章C.基特尔著,项金钟、吴兴惠译化学工业出版社
《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邮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师兄师姐可以通过新祥旭的辅导班认识,并学习。
五、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 |
|||||
年份 |
政治 |
外语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总分 |
2018 |
34 |
34 |
51 |
51 |
310 |
2017 |
35 |
35 |
53 |
53 |
350 |
2016 |
36 |
36 |
54 |
54 |
310 |
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排 序 |
学校名称 |
得 分 |
星 级 |
1 |
北京科技大学 |
100 |
5★ |
2 |
清华大学 |
99.061 |
5★ |
3 |
华南理工大学 |
89.112 |
5★ |
4 |
四川大学 |
80.889 |
5★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80.494 |
5★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79.837 |
5★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6.623 |
5★ |
8 |
武汉理工大学 |
76.356 |
5★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73.839 |
5★ |
10 |
浙江大学 |
70.214 |
5★ |
11 |
华中科技大学 |
69.854 |
5★ |
12 |
中南大学 |
69.726 |
4★ |
13 |
山东大学 |
68.874 |
4★ |
14 |
东北大学 |
68.819 |
4★ |
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8.289 |
4★ |
16 |
北京化工大学 |
66.146 |
4★ |
1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4.11 |
4★ |
18 |
大连理工大学 |
61.753 |
4★ |
19 |
南京大学 |
60.409 |
4★ |
20 |
天津大学 |
60.405 |
4★ |
21 |
华东理工大学 |
59.967 |
4★ |
22 |
吉林大学 |
59.777 |
4★ |
23 |
东华大学 |
58.335 |
4★ |
24 |
上海大学 |
56.885 |
4★ |
25 |
苏州大学 |
56.594 |
4★ |
26 |
武汉大学 |
56.505 |
4★ |
27 |
复旦大学 |
54.534 |
4★ |
28 |
南京工业大学 |
53.929 |
4★ |
29 |
南昌大学 |
53.062 |
4★ |
30 |
厦门大学 |
52.968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