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系
体育与健康学院
招生专业(专业代码)
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招生人数
全日制:12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人体机能评定
02 (全日制)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
03 (全日制)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
04 (全日制)运动和适应
05 (全日制)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06 (全日制)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
07 (全日制)运动与健康
08 (全日制)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
09 (全日制)抑郁症的运动干预
10 (全日制)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
11 (全日制)运动与物质代谢调节
12 (全日制)运动与能量代谢稳态的调控
13 (全日制)运动与脑可塑性
14 (全日制)运动认知神经科学
15 (全日制)运动整合生理学研究
16 (全日制)心血管健康与运动干预
17 (全日制)骨代谢与运动干预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7体育学基础④--无
初试范围
647体育学基础
肌肉活动,运动的生理支持系统,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不同人群与运动。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运动兴趣,运动动机,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运动归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注意与运动表现,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心理技能训练,运动中的行为干预,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运动技能学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复试范围
1. 运动生物化学(笔试),参考书目:《运动生物化学》(第2版)张蕴琨、丁树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专业综合能力(面试)(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技能)。 3.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体育与健康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简介
概 况
本专业在岗导师10人,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1人,其中博导8人。
研究方向主要有人体机能评定、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运动和适应、运动与健康、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抑郁症的运动干预、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运动适应与神经元兴奋性调节、运动控制机制的仿真模拟研究、运动与脑可塑性、运动认知神经科学、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等。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细胞生物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专业外语、学术前沿专题讲座、体育统计、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素养、了解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体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体育教学和科研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01人体机能评定
02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
03 运动和适应
04 运动与健康
05 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
06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恢复过程
07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08 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
09 抑郁症的运动干预
10 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
11 运动适应与神经元兴奋性调节
12 运动控制机制的仿真模拟研究
13 运动与脑可塑性
14运动认知神经科学
15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
主要导师【适用2018年招生】
季浏 李世昌 卢健 尹小俭 徐波 丁树哲 刘微娜 陈彩珍 李琳
专业课程
细胞生物学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运动营养学
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
专业外语
学术前沿专题讲座
体育统计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大中小学和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新祥旭—考研辅导班第一品牌!!
办公电话:13371627150
咨询QQ:268-1500-298 (空间有相册 可以看下机构学习环境及学员上课照片)
手机+微信咨询:133-7162-7150(新祥旭丁老师)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5层505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下C口出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