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
电视综艺节目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根据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分析我国电视娱乐之风盛行?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在这里,一切公共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问题:
①立意和主旨导向错误
娱乐节目的立意和主旨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从而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某些相亲类选秀节目出现“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等拜金言论及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价值观念在荧屏上堂而皇之的宣扬。由此暴露出来的泛娱乐化语境下电视文化生态的困境,还是应当引起媒体对于媒体责任、媒体伦理的警觉和反思。
②文化内涵弱化、格调不髙、低俗媚俗
i 以性为看点,打擦边球。
一些娱乐访谈、综艺类节目经常用荤段子、暧昧字眼和暴露镜头来吸引观众。2003年被叫停的湖南娱乐频道的天气播报节目《星气象》,由着艳装的“星姐”躺在沙发上主持,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色情报天气”的争论。
ii 过度娱乐
2012年夏天,最火热的选秀节目莫过于《中国好声音》,这档引自荷兰《The voice》的明星选秀节目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起初,以其宣称的“只注重声音”的选拔机制颇受欢迎。但是,随着选秀的深入,不少选手大打“感情牌”、“故事牌”、“绯闻牌”、“争议牌”,并利用微博等网络新兴媒体大肆炒作,其结果是在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场“娱乐盛宴”的同时,也极大地透支了观众们的热情。在节目后期,选手争议、炒作黑幕、广告过多、决赛超时、投票造假、合约质疑等等负面新闻接踵而至,甚至爆出节目组和执法人员的冲突等足以登上社会新闻版面的消息,使节目本身备受争议。
iii 恶性炒作
2012年,江苏教育电视台节目《棒棒棒》在11月下旬的一次录制中,邀请争议人物干露露母女三人作现场嘉宾,节目录制期间,母女三人口出污言秽语等片段在网络流传,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引发广泛关注。11月28日晚20时19分,广电总局发布公告,宣布停播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次日17时42分,广电总局再次发布公告,对江苏教育电视台自2012年11月30日零时起进行停播整顿。
③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
有学者总结了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模仿路径:“北欧→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国内某一台→国内遍地开花”,并指出在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刚刚起步的阶段,学习借鉴港台和外国的一些节目样式无可厚非,但是一味模仿,不思创新却只能走入死胡同。
学习和借鉴不等于抄袭和克隆。电视娱乐节目在学习境外节目时必须结合国情进行“本土化”和“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和观众收视要求的好节目。
④唯收视率论
2005年7月,央视著名节目《实话实说》第一任主持人崔永元在某座谈会上一鸣惊人,他指出,将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不科学,并提出了“收视率是力'恶之源”的著名论调。2009年9月,《实话实说》被停播,节目主持人和晶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别再拿收视率说事”表明自己的态度。
“唯收视率论”,指的是中国电视媒体界在过度重视收视率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观念:认为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制作质量和广告投放的重要标准,也是引导节目制作、评价和运行决策的首要目标。电视制作者和决策者都将追求尽可能高的收视率作为决定节目、栏目甚至是频道生存的首要目标。
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明确提出,“要重视收视率,但不能搞唯收视率。”
对策: 预防和治理“泛娱乐化” ,须从制度上和方法上双管齐下,采取相应措施。具体说来,有如下改进之道:
①追求审美性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 娱乐性是电视娱乐节目不可或缺的元素。强调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性,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格调,而是除了在节目中增加娱乐和趣味元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审美需求,尽量把生活中的真、善、美体现在节目中,将人文关怀和受众心理紧密相连。
例如在《中国达人秀》中,评委们不再以“毒舌”的面目出现,而是充满了“温情”,评委高晓松、伊能静、周立波的点评突出了人性的关怀,没有了恶语伤人,更多地表现的是对选手的尊重、欣赏和善意关爱。尤其当失去双臂的青年刘伟用脚弹《爱的代价》,三位评委掌声不断,周立波说,“如果说从容是一种境界,你做到了;如果说淡泊是一种境界,你也做到了。”伊能静说,“我还要把你的录影给我的孩子看。谢谢你帮我教懂了孩子很多事情。”高晓松说,“在你面前,我不是评委,我想成为你的朋友。你告诉了我们梦想和欲望的区别。”
②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重视“本土化”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
③寓教于乐
将“寓教于乐”加入综艺节目中是一条调和节目庸俗化、商业化很好的出路,即在综艺节目中加入知识性、教育性、审美性的元素。 例如,《天天向上》在寓教于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节目避免了只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与娱乐功能的病垢,而是借助于脱口秀、情景剧等本身具有娱乐因子的形式,围绕着嘉宾职业秀、中华民族礼仪等内容,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巧妙地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
再如,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在商业性与娱乐化之间的博弈进行了较好的尝试。例如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较好把握住了娱乐的“度”,以第四环节的“嘉宾访谈”作为收尾,话题设置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使观众有所思考,有所收益。
④加强政策监管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2010掀起了一轮相亲类节目高潮。国家广电总局为杜绝拜金、低俗、造假,连发两份文件整改相亲节目。2013年10月,“加强版限娱令”由广电总局向各大卫视下文发出。
⑤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
2012年以来,央视目前采用全新评价体系,收视率不再是衡量节目的全部标准。央视这个全新的评价体系由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业性四大块构成,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
⑥加强媒体从业人员与公众的传媒素养教育一一传受双方共同努力
要改变电视节目低俗化和泛娱乐化,必须从媒体从业人员和公众两方面入手,加强其传媒素养教育。电视媒体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必须首先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媒体从业人员要自觉地增强自身职业道德,同时媒体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传媒素养教育和硬性约束,让每一位媒体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先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媒体人。
栏目本身应加强自律,纠正唯收视率是瞻的错误导向,注重自身品牌内涵的提升。走出“低俗才有收视率”的误区。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泛滥。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请联系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