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录取情况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依托北大环境学科优势与深圳生态建设实践需求,聚焦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技术等方向,以 “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培养环境领域创新人才” 为目标,是国内环境科学领域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优质选择,近年报考热度稳步上升。
近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每年录取总人数稳定在 12-18 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推免生占比约 45%,统考实际录取 6-10 人。报考人数年均增长 8%,报录比长期维持在 20:1 左右,竞争压力适中但对考生学科基础要求较高。复试分数线集中在 325-330 分,公共课(政治、英语一)单科线 50 分,专业课(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 / 环境工程原理)单科线 80 分,注重考察考生对环境科学核心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能力。
考试侧重考察考生对环境科学理论体系、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保护逻辑及环境政策的掌握,复试淘汰率约 40%。从录取情况看,专业课区分度较高,复试中环境案例分析(如深圳流域污染治理、珠三角生态修复)、科研思路阐述的表现占比大;录取考生多具备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化学等相关背景,部分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实验或环保项目实习经历,能否结合深圳区域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上岸的核心关键。
二、专业备考攻略
2025 年 7 月 - 2026 年 3 月为基础阶段,核心是搭建 “理论 + 技术” 知识框架。以《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戴树桂)、《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为核心教材,系统梳理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如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核心技术(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同步学习环境监测技术基础(如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监测仪器原理),结合《环境保护法》《“双碳” 目标下的环境政策》等文件,理解环境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2026 年 4 月 - 8 月进入强化阶段,聚焦 “真题突破 + 应用深化”。通过近 10 年北大环境科学相关真题总结命题规律:专业课一(环境科学概论)侧重理论辨析与政策分析(如 “论述‘双碳’目标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专业课二(环境化学 / 环境工程原理)侧重技术原理与案例应用(如 “分析某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原理与优化方向”);每周开展 1 次专业课真题模拟(3 小时 / 科),整理 “理论 + 技术 + 区域案例” 对应表,强化环境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突破高频考点(如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土壤重金属修复、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政策制定)。
2026 年 9 月 - 12 月为冲刺阶段,侧重 “实战模拟 + 复试准备”。每月开展 2 次全科全真模拟(含公共课),优化答题策略 —— 理论题注重 “概念阐释 + 逻辑推导 + 现实意义”,技术题突出 “原理分析 + 工艺设计 + 效果评估”;复试提前准备常见问题(如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圳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经验与挑战”),梳理科研或实习中的环境相关工作(如实验数据处理、污染治理方案设计),同时关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环境领域研究动态(如环境学术研讨会、区域环境治理课题),确保备考贴合专业特色与考试方向。
三、考研定制辅导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考研兼具 “理论系统性 + 实践导向性”,考生易面临 “理论与区域实践脱节”“技术原理理解不深入”“复试案例分析薄弱” 等问题,专业定制辅导可有效突破瓶颈。
新祥旭考研全科全程定制辅导优势突出,公共课(政治、英语一、数学二)与专业课均为一对一辅导。一是师资精准匹配,数学辅导者聚焦高数、线代与环境科学计算的结合点(如污染物扩散模型计算),专业课辅导者熟悉北大该专业命题逻辑,既系统梳理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又指导区域环境案例解读(尤其是深圳及珠三角实践),帮助构建 “理论扎实、技术清晰、实践认知到位” 的知识体系。二是计划专属定制,结合考生基础(如跨专业、技术背景薄弱点)制定方案,如为非环境专业考生补充基础理论,为技术基础弱的考生强化污染治理技术原理学习;三是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学习进度,逐题批改真题与案例分析题,复试阶段提供模拟面试与案例分析指导,针对 “答题泛化”“实践结合不足” 等问题专项突破,尤其适合跨专业、环境基础薄弱或追求高分的考生。
如有考研问题可以咨询 13671344286(微信同号),新祥旭考研咨询师将热情专业的解答您的考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