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最感兴趣的的是儒家哲 学,最开始是读冯友兰先生和熊十力先生的书入门的,先是服膺于新理学,然后又回归于孔孟的传统儒学,如果是对儒家哲学十分有兴趣的朋友,我想我的这份总结 会对你有所帮助的。我觉的哲学最难的就在于入门,首先你要知道哲学是什么,哲学讲什么,今后能做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你今后在哲学路上遇到困难时才 不会迷茫。哲学确实很冷门,学哲学的无非就那么几条出路,学术研究,语文(政治)老师,或者是公务员,所以入哲学这门之前就要有离开大富大贵的生活的觉 悟,要有吃苦的准备。哲学并不是完全来探讨人生问题的学问,在考研复习时,相信大多数同学都心有体会,哲学讲的更多的是学问,思维的学问,和我们平常脑子 里想的人生态度之类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如果你只是对人生问题有兴趣,而对这些学问没兴趣的话,还是不要选择哲学的好,因为这些人生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之 余想想就足够了,没必要为此而专门学习一门系统的学问。人生问题只是哲学中的一部分,对于哲学里面的其他内容你是否也有相当的兴趣,这也是很重要的。对于 喜欢西哲的朋友来说,他们喜欢的也许是那种逻辑的智慧,那种抽象的艺术,与中哲确实是有很大的差别。
弄清了上面 这些问题你就可以真正决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了。但是,这个过程不会简单,一定是漫长的,一定是在自己的反复思考中才能想明白的。在我决定考哲学时,亲人朋友 都曾反对,他们都不看好这个专业,但是我一直坚持,因为当时我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不是个学霸,自身专业成绩很差,我也完全没有兴趣,让我去考本专业基 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其他专业也完全没有基础,偶然间我遇见了哲学,我要么在这条路上走到黑,要么放弃考研。起初我完全不知道哲学讲的是什么,从大三上学期 到大三下学期,我一直都在问自己哲学是什么,试图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终于,在自己且学且答的过程中,我日渐明白我就是属于哲学的,我注定是要 和哲学结缘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考研途中多次动摇,依然能坚持下来的最根本的原因。
接下来就要正式讲关于考研的事了,考研时一项大工程,一般都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考研,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工作,我会一个一个阶段来讲复习时要做些什么。
第一阶段是3月份到6月 份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大三下学期的时间。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求学生不分重点,不分难点的去复习所有的知识,力求全面。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应该是英 语和哲学基础。英语作为语言类的学科,非常注重积累,从开始准备考研到考研结束应该每天都坚持背单词,如果考研要求的五千多词汇都记熟了,那么基本上50分 不成问题,再注重些技巧,准备些作文模板上六十很简单。英语最忌讳的就是基础不牢,总想一步登天,平常时就不重视英语,妄想在考前突击那是不可能的,每天 大概花两个小时背单词,哪怕你没做过真题五十分也是妥妥的。我就是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把六级的单词都背了一遍,六级真题没做多少,以436飘过。暑假的时候才开始背考研单词,虽然背的慢,但后期从未间断,虽然运用可能不如别人,但是理解完全没问题,50分 也毫无压力。哲学的入门我推荐先找一位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哲学家的著作来看看通过这个来入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嘛。然后找一本哲学概论,了解一下哲学学科 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找相关的教材,开始第一遍的梳理。教材要视学校而定,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指定的教材,千万别看错教材,因为这涉及到导师的学术观 点,考试时最能体现了。例如我用的是郭齐勇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学术意味并不是特别重,但是它很在乎学生对于中国哲学的态度,很在乎学生能否理解 中国哲学的精神,它对中国哲学的赞美是我在其他教材中从未见到的,我也是因为这本教材才决定报考武汉大学的。而对于北大教研室出的那版,意识形态实在太 浓,我甚至有些反感,每次翻看几页就再无心情看下去,我实在不明白我们为何对自己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不能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反而站在马哲的立场“批评”中 国哲学,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在这段时间里,我用冯友兰先生的教材做了第一版本的笔记,这个笔记很简单,但也能看书中国哲学的源流,对于打基础而言,足以。 至于西哲和马哲,我也只是大致的浏览了一番,没有细看。政治我则是花了一定的功夫,因为我个人对政治也有相当的兴趣,我课上跟随老师的学习以及课后自己的 复习,算是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这为我中后期的复习节省了大量时间。在我看来,学哲学的同学都是相当有思想的人,政治对于他们而言完全不会成为难题,只要花 些时间去记忆,政治还是很简单的。我建议在这个阶段找个政治辅导班,通过老师来梳理下知识,这是最高效便捷的方法,北京新祥旭考研辅导班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搜索一下。
第二阶段是暑假7月份到10月份的四个月多的时间,这个阶段是考研的关键,考研成绩怎么样,就看你这个阶段的复习成果。先来说专业课吧,我的中哲这时已经是第二轮复习了,这一轮的笔记,我做的非常详尽,甚至像是把课本完全抄了一遍,一百五十多页B5的 纸,完全手写,确实很累,但效果也是很好的,我基本上掌握了课本上的内容,甚至对许多观点能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这是很难得的。在暑假期间,很多同学都会 趁此机会回家休息十多天,我觉的没这必要,呆在家不见得就能放松,还不如坐在自习室里看本小说来的踏实。自己在这个阶段,必须确定下来自己要考的专业和学 校,第一阶段打基础教材并不重要,这个阶段使用的教材,直接关系到考研的水平,千万不能马虎。大多数院校的哲学院或研究生院的网站上都会给出指定的教材, 这本教材就是你今后复习的主要部分。另外,教材的篇幅往往有限,很多问题可能说的不全面,所以我还建议再拿其他的几种教材来以作参考。比如我在这几个月里 使用的教材一共有四种,但其他三种并没有认真的看,毕竟这只是辅助,选择性地看就好。
马哲的话应该算是简单的,毕竟我们从小就接受方面的教育,而且马哲的内容也比较少,在中、西、马三类哲学中算是最简单的了。我个人的经验是,马哲根本没有做笔记的必要,当然这只是针对非马哲专业的考生而言的,只需要在政治复习时,多发点心思在马哲板块上,就足够了。
西哲算是比 较难的,这四个月的时间,我连一遍笔记也没做完,最后还剩几章,借助网上的笔记,最后一个月里勉强补充完整了。西哲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整个西哲史的逻辑性 比较强,只要理解西哲的发展逻辑,发展线路,(这个我建议找老师辅导一下效果比较好,政治老师就行)西哲的内容是好记的,但是要理解的话,实在是很难。西 哲中最难的要属康德先验哲学了,这部分内容,一开始就很迷糊,越研究越迷糊,没有相当深厚的功底是很难理解通透的,有时候只能死记硬背下来。西哲其他的内 容很多都是这样,即使不能理解,也要硬背下来,因为考试内容你是无法预测的。西哲我推荐的教材还是北大赵敦华先生的版本,这本教材非常简练,对问题也说的 比较透彻,就是前后关联少一些,毕竟它也只是简史。赵敦华先生是北大的哲学院长,西哲功底十分深厚,而且这本教材也是历经检验,深得考研学子们的认同的, 还是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的。
第三阶段,就是11月份下旬到1月 份的前几天一共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前一个阶段都做的不错,踏踏实实地复习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基本上对知识是很熟练的了,缺少的只是一些补充。这个阶段最 有可能出现高原反应,个人的压力变得特别大,挺容易崩溃的,特别需要战友的鼓励,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给自己添加什么负担了,按照平常的生活习惯,安安稳稳地 最好。我这个这最后一个月里,就出现过政治选择题连做三套模拟题都在三十分以下的情况,一度弄得我特别紧张,差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不过最后还是挺过来 了,考试时状态还是不错的。
先说一下专 业课,这时我又开始了第三轮的笔记整理,有了前面的基础,这次的笔记整理起来特别迅速,大部分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写,都不用参考书本,还能表达自己的观 点。同时也能检验自己哪里掌握的不好,哪个内容不会写,效果十分显著。这版笔记基本上就是终极笔记了,考试时绝对可以直接往上抄,但是好多原句记不下来, 为了凑字数还是得靠自己发挥。自己能写出这一本笔记来,考试基本上是不用担心了,无论哪个题目,总不至于一点都不知道吧,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总是能在其他 知识点里找到蛛丝马迹的,千万不用慌。如果理解的不够好的,那就只有死命背了,我是特别讨厌背的人,我比较注重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挥,这种方法 在复习时很管用,但在考试时就不知道了,希望能合改卷老师的意。
西哲这时就只要重点突击就行了,毕竟时间没这么多了,各个学校的考试重点还得同学们自己去总结。如果能全掌握那就更好了,这时可以用罗列知识点的方法,来检测自己,一遇到不能解释的,立马翻越教材。这种复习方法速度很快,但可能把握不太准确,也就只适合在最后关头使用了。
马哲的话,继续翻翻教材就行了,通过前几个月的政治学习,大多数同学的马哲都不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