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择校与专业
我报考的是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若说考研动机,大概是因为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对于北方的环境产生了某种视疲劳,想要换个环境学习生活,加之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人数较多、历史学专业较为优秀吧。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社会,本科学历早已远远不够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较之完全陌生的考公务员以及成本巨大的创业与出国留学,私以为通过考研升学提高自己的学历是最适合自己的途径,对于本专业的热爱也驱使着我做出了考研的选择,读研期间确实也有许多的困难,但是回过头来再看,我依然不后悔这一个决定。此外,高考的失利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处,决定考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高考失利的刺激,老实去说,倘若高考发挥出色进入高档学校就读,考研动机或许也不会这么强烈,而华中师范大学一直以来就是我梦想考取的学校,从高中到大学都是这样。
这所211学校以中国近现代史著称,但是我选择的是中国古代史,诚然,较之热门的近代史,古代史确实有相对好考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对古代史的兴趣,我一直相信兴趣可以帮助自己搞定许多麻烦,做出许多选择,考研择校择方向也不例外。此外,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当一名历史教师一直以来也是我的愿望,在师范院校中,相比于难度较高且位于竞争激烈的北京、上海的北师大与华东师大,华中师范大学无疑是出身一般但却志在读研的学生的不二选择。此外,本科学习期间,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相关学术书籍以及一手史料,提前对研究生生活进行了适应。
考研报录情况与难度方面,作为位于武汉、招生人数众多的211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同陕西师范大学等学校一道成为历史学考研的最热门院校之一,除2020届受改统考的影响,其余几年报考人数均突破一千大关。古代史招生稳定在二十余人,算上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系、文献学、专门史、大数据等方向,招生人数稳定在九十余人左右。2020届由于在九月临时改成统考,当年分数线为324分,与国家线持平,其余几年的分数线均在国家线以上三十分左右,在通过初试后,爱好考察学术动态的华师自然将在复试中进行筛选,因此,这就决定着考研上岸华师的难度较大。
二、初试经验
初期准备的话,大二下学期的暑假开始搜集相关考研信息,确定目标院校,了解目标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基本信息。因为当时英语四级仍未通过,自认为英语基础并不牢固,对于英语的准备要提早一些。整个大三上学期因为忙着考教师资格证和英语四级,考完之后又面临期末考试的压力,所以正式准备考研应是大三上学期的寒假。就像跑马拉松比赛一样,考研的历程也是如此,战线过短知识点无法充分复习,战线过长后期会呈现疲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慢慢提高强度方是上策。
大三上学期的寒假,重心放在英语单词的记忆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单词是英语考试以及英语学习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还有句话我很是推崇,叫“考试不至,背词不止”,事实就是这样,所有阅读理解、新题型、写作等等都是建立在词汇的基础上。词汇书方面,我用的是王江涛老师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虽名为十天,但并不一定用十天搞定,根据记忆曲线所制定的表格、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背词时间,二十天、三十天都可以,背过一遍之后,后面的便是重复记忆。就我而言,背单词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考前两天。有些同学偏爱用手机APP背单词,个人建议和实体书结合,效果更好,但是一定要坚持。大三上学期寒假除了背单词之外,还坚持每天练字,中英文字帖各一篇,考研考试并非网考,字迹清晰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强调,可以为自己挣到不少分。和单词一样,贵在坚持,我一直坚持到九月,华中宣布改统考之后,恩,实在没时间了。
大三下学期开学后,由于学校安排的课程仍然很多,私以为强度不宜过大,在五一之前,英语继续巩固词汇的记忆,并且开始背诵范文,我用的是王江涛老师的考研写作,截止到十月,小作文背了13篇,大作文背不下来太多,可以根据类别背诵范文,在通过范文制作自己熟悉的模板。专业课前期以对教材逻辑的熟悉为主,推荐使用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教程》,较之传统的《中国古代史》,增加了对朝代先后的线索以及学术动态的内容,此外,中国近代史使用李侃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使用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世界史则使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教材知识虽然庞杂,但是其中含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时间前后的逻辑,如果完全忽视教材,一旦考试中老师变幻出题角度或者出题方向,答起题来会很棘手。在学长的帮助下,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历年真题,熟悉出题规律以及学校偏爱考察的范围,由于华中师范大学侧重于对学术动态的考察,前期也有意识地在中国知网和人大复印资料上浏览近年史学动态,包括华中师范大学老师写的论文以及他们的研究方向。这一过程同样坚持到九月华中宣布改统考之后......五一之后,在词汇大致掌握的基础上,开始将重心放在真题上,真题以近十年为主,由于我考的学硕,因此着重细做近十年英语一真题,英语二的真题阅读当作练习辅助,留出最近一年的真题当作考前模考所用。真题作为考研英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做多少遍真题都不过分,第一遍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许多错,这也是心态的比拼,第一遍不宜过多关注错误,而是立足基础,认真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速度不宜过快。前期对于真题主要以网课的讲解为主,在第三遍做真题时可以完全自己分析,在做真题阅读的过程中,务必要做的就是把每一遍阅读出现的每一个生词,或者说每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和之前重复背的研词一样,反复记忆,一直重复到考前。
进入暑假之后,复习强度逐渐上升。下面将按照学科的顺序介绍经验。
政治:作为一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复习效果提高的很好的学科,政治的准备不宜过早,尤其是在未涉及到时政要点之前。在九月之前,主要通过学习网课,通过网课对知识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参考书的话,推荐徐涛的《核心考案》以及肖秀荣出的一系列参考书,包括《肖秀荣考研政治一千题》、《肖秀荣时政要点》、《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 四套卷》等,《一千题》出版后,将网课所学知识转化成对题目的练习,开始大量的刷选择题。政治与英语、专业课相比是相对容易的一科,分析题在考场上不会拉出太大差距,真正拉出差距的还是选择题。一千题作为巩固知识点的练习,出现错误也不用焦虑,真正应该加以重视的是贴近真题的练习,诸如《肖秀荣八套卷》、《徐涛八套卷》等各色“八套卷”,在练习过程中,对错题要反复回顾,明白错的知识点出现在哪一部分,做到心里有数。至于《肖秀荣四套卷》,更是应放在重中之重,不仅要对选择题了如指掌,更是应把论述题烂熟于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论述题的大规模背诵,只需记忆四套卷的论述题即可,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核心考案》的相关内容。
英语:除却继续坚持每天背词汇与范文,暑假对真题进行第二遍精做,第二次做的时候就应该刻意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即每篇阅读把握在二十分钟左右。已阅读为例,在做题过程中,通过分析题目给定的条件,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与其余文科的特点相同,在主观题相差不大,客观题是考生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在解答阅读题的过程中,应提高对选项的敏感程度,四个选项中包括本身错误型,即选项所述内容为错误,考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答非所问型,即选项本身无误,看似为正确答案,但并非回答题目设问,如题目所问原因,而选项所述结果等;表述绝对型,选项所述过于绝对,需要我们尤其注意;无中生有型,即选项所述与题干无干等。在做题过程中灵活使用排除法,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题干进行解读,进而根据选项类型进行排除,首先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注意表述绝对的选项,在排除两个错误选项,进行二选一难以取舍时,重新阅读题干,以确定是否某一选项无中生有或答非所问,进而选择正确答案。此外,对于范文的背诵也要坚持到考场之前。
专业课:暑假在第一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从华中师范大学真题中提炼的易考点进行第二遍阅读,结合长孙博中国史《名词解释》与《论述题》进行记忆,由于辅导书自身的局限性,在第一遍背题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其中部分名词与论述进行内容的增补、修改或删除。
九月之后,考研复习过程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动。9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突然宣布改为统考,考查内容由之前的中国史变为中国史和世界史,这意味着我的复习压力多增加了一倍,有许多研友因此放弃华中师范大学,转报其他学校。老实说,我也曾动过换学校的念头,一度考虑过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甚至河北师范大学等,但是仔细权衡利弊下,还是选择坚持报考华中师范大学,一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因此更换学校,那么今年报考华中的人数将大大减少,报考压力也是相对减轻;其次,统考是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难度较之华中原先自命题的难度大大降低,大部分题偏重基础;第三,统考虽然考查范围较广,但是其中自有一套规律,“重者恒重、轻者恒轻”,虽然用三个多月时间来应对统考,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但是值得一试。在此也感谢社会发展学院的李建武老师、陈婉莹老师、荣宁老师的帮助,老师们也都力劝我坚持原先的目标,给予了我许多鼓励。
坚定目标之后,九月之后的复习,便更加侧重于专业课。英语除却常规的背单词与范文之外,开始成套的练习真题,在第三遍做真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予以重视,及时加以总结,同时抽时间进行作文的仿写,以增加熟练度。政治在看完网课之后,通过购买肖秀荣一千题以及其他途径获得的选择题进行练习,在刷选择题过程中出现的错题,通过回归辅导书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专业课购买世界史的相关资料(包括范无聊名词解释、醒吾世界史论述等)直接进行背诵,由于时间过于紧张,所以跳过阅读教材的步骤,但是如果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备考,还是建议在阅读教材之后再进行知识点的记忆。
虽然历史学统考范围广(涉及中国史、世界史、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内容多,但是其中自有一套规律。首先,统考在历年考察中没有重复的题出现,这就意味着在背书的过程中,凡是历年真题考察过的内容可以进行略看。其次,纵观2007-2020统考的历史,诸如世界史第一章史前人类与最后一章二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等内容从来没有涉及,这也为复习提供了一个侧重点。其三,各章节的题型特点也比较清晰,比如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史前时代之考察过选择题,第二章夏商周也只考察过选择题与名词解释两种题型,以此类推进行针对复习与记忆。另外,如果有一些古文功底,在做材料分析题的时候也非常有优势。
十一月和十二月是最难熬的两个月,经常会因为英语单词忘记和重复刷真题依旧出错、政治选择题不理解与专业课内容太多,背了就忘而烦恼。特别是十二月,政治“肖四”的出炉,背题压力突然加大,这种烦躁感更加强烈。其实考完之后再回想那段时间,还是应该放平心态,考研虽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但更多的是超越自己的一个过程,不管结果如何,一年多甚至两年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坚持到上了考场,完成整个考研的过程,总是能让自己受益终生。如果有同学自己复习比较困难想找辅导的话可以试试新祥旭,这家机构是一对一的,感觉挺好的,前期如何准备,需要看什么书,各个知识点老师都会带着你一步步讲解,而且资料真题也都挺齐全,效果很好。
回想当初为了心仪大学而努力的过程,确实感慨万千。自大三上开始准备考研一直到今年成为研二的学生,我一直信奉两句话:“有时候,选择要大于努力”“坚持是离成功最近的捷径”,我一直很感谢当初自己的选择和坚持,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今年以等额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之后,如果没有当初那一份执念,没有继续选择这所大学,在九月的变局中选择别的学校,结果很可能不会这么顺利。在复习的过程中,也非常感谢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寝室舍友,舍友们一同自习,互相鼓励,有几次心态濒临崩溃、萌生弃考想法的时候,都是舍友们相互打气,坚持到了最后,在考研路上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兄弟们陪伴,真的很有必要。
三、复试
由于受到改统考与疫情影响,2020届的复试形式在线上进行,并且为等额复试。通过初试的同学甚至不如达不到招生人数。但在初试结束后,不知晓情况的我们依然需要全力以赴准备复试。
复试更加看重的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华师如此热衷考察学术动态,更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2020届线上复试没有笔试的考察,因此笔试经验并无太多可提供,面试则通常会考察对学术著作的阅读情况以及英语的口试。英语口试可参考初试背诵英语范文的经验,不需花费太多精力,专业课学术著作的选择立足于大方向的基础,继而选择较小的切入点,如中国古代史秦汉方向政治史、军事史等,选定之后对著作进行分析,对著作的学术意义、研究方法、引用史料、主要内容与观点以及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进行总结,切忌选择小说、通俗读物、考研初试参考书等。面试过程中,同时需要做到的即是保持自己的姿态端庄、穿着大方合体、吐字清楚、思路清晰等,临场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也可根据以上内容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介绍(科班出身),如果是跨考,则可扬长避短,介绍自己本科阶段对历史学的兴趣以及所作出的努力等方面。
参考书目: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
李侃、李时岳主编:《中国近代史》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卷本)
可作补充: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朱英、章开沅老师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蓝色封面)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