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希望大家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里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与考研权衡。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使你的信念动播,尤其是后期的时候焦躁也会冲击你的信念,所以我觉得态度真的很关键。我本人倾向于把考研分阶段进行,前期更多接触的是基础的学习,把基础知识打牢,做知识体系框架,后期就是多轮巩固与冲刺,查漏补缺。考研文库里面关于这个专业上岸的经验帖、真题、报考分析的文章很多,值得借鉴。
初试经验: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203 日语 或 264 二外德语
③674 法理学、民法总论
④993 宪法学、刑法总论
专业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环境行政法
02(全日制)国际环境法
03(全日制)环境侵权法
参考书目
《民法学》 王利明、王卫国、 陈小君, 2019 年
《刑法学》贾宇,2019 年
《法理学》 张文显、信春鹰、许崇德、夏勇,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宪法学》 许崇德、韩大元、李林,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 年
复试科目:
0509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复试参考书目:
1.汪劲著:《环境法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年版;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编写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版;
3.胡建淼、江利红:《行政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版。
往年招生情况:
2021年南京大学法学院拟招收总人数26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统招3人;
2020年南京大学法学院拟招收总人数28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统招3人;
2019年南京大学法学院拟招收总人数28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统招3人,推免2人
历年复试分数线(年份/总分/政治/英语/业务课1/业务课2)
2021/345/50/50/90/90
2020/335/55/55/90/90
2019/340/55/55/90/90
备考经验;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较好,语感较好,四六级均一次通过且分数为550+,所以在考研英语上下的功夫不多。我认为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技巧+足够的单词量+背熟了的作文模板。英语一的阅读技巧性非常强,我刚开始自己做的时候时常会一篇错三四个,后来看了些阅读技巧的讲解,每篇在很多单词不认识的情况下也不会错超过两个。英语方面的名师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建议抽一天的时间多看几位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我当年阅读跟的是陈佳凝老师,作文跟的是王江涛老师。单词积累是一个贯穿考研始终的事情,我当时是拿了红宝书里面的小册子去背,见缝插针的背单词,并且总结真题阅读中的单词去背。很少会因为要背单词而老老实实的去背一两个小时或看单词课,前期还好,后期会非常浪费时间。英语作文套路也很深,在背模板的基础上一定要多去练习,我就是吃了这个亏,当时背了几个模板但是没怎么去运用,在考试的时候再去生搬硬套,导致我在作文上花了很长的时间。
政治:
关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听徐涛的网课,晚上听,边听边在书上划,由于后期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政治,我思修都没听,冲刺课也没听,就听了强化课和同时做1000题,11月下旬大致看了徐涛的冲刺笔记变画变读(因为这个我后期选择题错的挺少),到12月做肖四肖八,选择题做了一遍,做题标记,考前看了一遍,最后半个月背了肖四大题(一定要好好背肖四,跟肖老师一定没错,看到卷子就很亲切)。
专业课:
大家在研究真题的时候主要是背诵分析和以真题检测自己背诵的熟练程度,同时通过做真题训练自己主观题的答题思维。研究真题答案中答主观题的步骤,并加以模仿。这个阶段要牢牢围绕分析展开,可以说,对于分析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你主观题乃至整个专业课的分数。一开始背诵很慢,不断重复就好。需要注意的是,在背诵过程中尽量背得全面,现在法硕出题很难摸清它的套路。由此可见,背诵时切不可抱有侥幸的心理。这里顺带提一下背诵方法。我在做真题时,并不只是做对就万事大吉,譬如某一题考的知识点是善意取得,我会在做完这一题后,在草稿纸上把自己所记得的有关善意取得的知识写下来,再和分析比较,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这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很枯燥,但很实用。另外说一下大家很关心的刑法分则问题,考试分析中的分则太过杂乱,我的建议是买一本《刑法分则深度解读》。
宪法:刚着手宪法的分析题时,会有种懵懵的感觉。即便你背得很熟,有可能也难以答好。这时候就需要将历年的宪法分析题的真题拿出来,研究其答题角度和方式,慢慢培养感觉。此外,在准备宪法的过程中,你可以在对宪法已经掌握得比较好的时候,拿一张草稿纸,对着分析把宪法所有有可能出分析题的点列出来,再和历年真题比较,看看哪里已经考过,是怎么考的,哪里很重要但还没有考过。我去年自己列出了相应能出主观题但尚未考过的知识点,预测到了去年宪法部分的分析题。
法理学:在背诵法理过程中我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当时背得又快又好,过后忘得干干净净,然后如果有人提醒关键词,哪怕只是第一个字,我又立马能想起来。我尝试将法理学中的关键词编成口诀,大概形成了自己的A+B,C+D(ABCD均为关键词)的背诵方式,掌握了这个方法后事半功倍。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论述题,因为论述题往往是一整段的。我准备论述题的方法是:刚开始背诵时头铁硬上,即整段背诵,这个过程并不是要你真正做到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而是让你积累法言法语。有些知识虽然理解,却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在后期背诵时,我就只抓论述题的核心了(往往是第一句)。即便不能和书上说的一样,但也能像模像样围绕第一句展开一段话。总之,不论是哪种背诵方法,形成自己一套方法最重要的,记得最牢。
法制史:建议直接做真题的科目。这个是新祥旭一对一的老师告诉我的,实践证明老师是对的,因为通过做真题,可以直截了当了解法制史的出题重点,且法制史重复命题的概率可以说是五门学科里最高的。但即便是这样,因为法硕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法制史也开始出一些偏题了。这就要求大家要比往年更加全面地准备法制史。法制史的分析题往年主要出在唐朝,但如今唐朝的制度基本考完了,对于其他朝代的重要制度,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法制史的简答题往年都出在清末以后,19年一反常态考了汉朝的春秋决狱,这无疑是命题人给予的一个信号,即法制史的简答题需要更加全面地准备。
最后的一点小建议:
我觉得考研生活的最佳状态,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首先你要时刻保持冷静,你要知道你的目标,你的计划,你要去做的事,享受孤独,前期心态一定要打好。其次一定要有动力,可以找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或者找一个研友,你对目标院校的向往才是你最原初的动力,其实都是自己打败自己,希望大家都能上岸,希望学弟学妹们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