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前的准备
二、专业介绍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先秦两汉六朝文学
02(全日制)唐宋文学
03(全日制)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④804文学评论
初试参考书目:新祥旭直系学长学姐一对一辅导全套备考复习书目清单及资料
复试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招生计划
2021预计招生人数:7
三、初试备考经验
政治
首先我推荐肖秀荣版教材,知识点讲解非常清楚,复习完基本的知识点以后结合1000题强化,1000题中的答案都标明在精讲精练中的页码,非常方便。同时注意形势与政策,虽然在分值划分上只占16分,但是在实际的考题中渗入各种题型,如果能下功夫记住,一旦考出来肯定不会丢分,可以说是最有效果的复习了。最后就是肖八肖四,我建议大家可以把这12套题当做模拟题来练习,当然其中的大题与真题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大家要认真看《讲真题》这本书,一定要看大题的解题思路、答题步骤,这远远的比简单的背答案重要,对于这12套里面的大题大家也一定要背,如果时间充足我还是建议尽可能多背一些,毕竟押题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命中率。
英语一
单词
我的单词听课学习持续到了7月中旬,在10月未做真题时,每天30个单词词量的背诵,10-12月之间结合阅读的真题生词和黄皮书的单词开始单词背诵,每篇阅读中的生词,尤其是高频词的记忆对于英语提高十分有效的,我每天会记“新”一篇阅读的词以及前一天背过的词还有黄皮书中按字母顺序的一个字母20个的词量,就这样,将我前期落下的单词识记忆快速提升了。
长难句和阅读
在长难句方面我选择的是田静的句句真研,可以让你在语法方面有系统的体系去解读长难句,我综合选择了田静课程,我的长难句的话在暑期就全部完成学习了。
阅读
我是10月开始做真题才接触阅读,真题中广义的阅读包括“新题型、阅读选择、完形填空”最重要的是阅读,每种题型技巧,阅读方面张剑黄皮书的阅读解析,做完阅读之后根据答案的解题逻辑去回溯原文训练阅读的思路。
作文
12月开始学习作文,先分别背了2篇王江涛的大小作文,发现收效不佳还耗时长因此放弃,于是开始收集真题的写作素材,听了何凯文的写作课,根据何凯文的课积累了科技文化经济等相关写作素材以及准备了大小作文的模板,最后考前背了朱伟的押题,它的小作文押的特别准。最后作文写的还不错。
专业课
先说一下专业书吧,我看过游国恩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和袁行霈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后期我在复试的时候又大致看了一下章培恒骆玉明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我主要看的是袁本的,第一遍就那样看了一遍,第二遍是仔细地看了一遍并做了笔记,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袁本是要看三遍的,其他版本辅助一下,后期背诵我用的是齐鲁书社的一个习题集配合我做的笔记背的,最好不要只依赖习题集,我觉得不是很全,今年考的西游记的那个论述题习题集上就没有,而袁本上有很详细的介绍,文学史大概就这些,多看论文多背诵,以袁本为主。对了还有真题也很重要,我当时是买了两个学姐的真题,我有强迫症,所以我希望真题全一些,两个学姐的真题合在一起应该算是最全的了,真题中有很多题都找不到答案,需要自己找论文看,我当时还打印了很多论文,这样可以拓宽思路。
文学评论的话主要考的是文学评论写作和九大批评,文学评论写作的话是要多练的,我看了学姐卖我的资料然后练了一下,练完最好找懂的人看一下,我当时练过好多次,真题上的差不多都练了一下,有几篇老师说我写的好的我都还留着,我记得里边有一个苏轼的《琴诗》还是有难度的,其他的练多了也就有自己的套路了。九大批评我当时也是买了两个学姐的笔记,看了王先霈的《文学批评导引》和朱立元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这个名字我忘了不确定是不是这个)结合自己的阅读把学姐的资料整合补充了一下,不过今年挺奇怪的,考纲上写了考九大批评但是最后没考,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过还是建议准备一下以防万一。还有《文学理论》也要看一下,知道的多了到时候自然就能答得出来,多看一些还是有好处的。
四、写在最后
最后,我们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定的一直走下去,在每一个成功的例子后面都是无数个日夜默默无闻的付出所结出的果实,回首一年多的考研历程,虽然会感到焦虑,时常会失眠,也会怀疑自己,也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但是我还是一直走过来了,非常感谢那个一直坚持付出、默默努力的自己,在这一路上我收获了很多,这不仅仅是知识多少的问题,更多的在于个人的成长,是无法用书本来代替的。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