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由四门科目组成,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把握好基础知识点,然后再重点分析,全面突破。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考研的核心,不过原理的内容相对庞杂、枯燥,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以理解为主,然后重点记忆。其中教育与社会发展这一章节是一个重点章节,在考试中会涉及到各种题型,因此2016考研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将本章的每一个小的知识点都当做一个小的简答题来准备,在理解、识记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今天都教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在我国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以蔡元培为代表。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以法国18世纪的唯物论者爱尔维修为代表。爱尔维修认为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他的核心思想是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认为人非生而有善恶贤愚之别,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
人力资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是未来薪金、收益的源泉。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筛选理论把受教育程度看成是反映个人能力或未来生产率高低的有效信号。
劳动力市场理论
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晋升机会多、管理有程序等特点;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是工资低、待遇差、就业不稳定、条件低劣、要求苛刻、晋升机会少的工作。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不能拘泥于课本,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结合模拟练习题强化自己的记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强化灵活运用能力。且要多关注现实的教育热点问题,尝试使用教育学各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助于在即在考试中的发挥,灵活地做题。2016考研人,只要你肯努力,对于这些偏重记忆的知识点,一定可以全面掌握,在考场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