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考研是一个逐渐学会享受孤独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时间冲突、效率不高、焦虑烦躁、方法不当等各种问题,在备考期间我针对这些问题形成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是在择校和专业的选择方面,综合考量了如下因素:包括自己的本科院校与目标院校的定位、特色,大学期间专业课学习情况,自身优势与劣势,备考期间所掌握的资源,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搜集、梳理以上信息除了依靠对自身的分析与定位外,尤为重要的是请教相关的老师或者相关的机构、往年上岸的前辈们,如果能找到直系师哥师姐是更为有利、更方便的,他们能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校之一,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特色,既有深厚的底蕴,又具备强劲的发展势头,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我选择了中国史。更为重要的是,东师初试的命题特点和考察范围有利于我发挥基础扎实的优势,虽然需要复习的内容比较多,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都有涉及,有个别题目综合性强,或者视角比较独特,但不回避重点,只要在复习过程中合理规划,点面结合,扎实掌握,就能够达成比较好的复习效果,取得理想成绩。关于东师近几年的分数线以及录取情况,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份的复试线略有差异,一般而言,初试分数在340左右可以进入复试,复试比例约在1:1.2,初试复试的考察重点都是对于专业知识的扎实把握,复试考察的内容会更为细致,更多结合学科特点,比如奉系的整军经武,要充分准备才能应对老师的追问,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英国在复试中以口语对话为主,话题较为常见,可提前准备。
二是关于不同科目的复习资料选择、方法、时间分配等方面。
首先要解决的是复习资料的问题,准备好目标院校的指定教材,东师指定的教材有11本:吴齐六卷本世界史,二赵的《中国古代史》上下、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还要充分利用自己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资料,尤其是笔记;至于市面上的复习资料,不宜过多,要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复习资料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的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准备。另外要重视历年真题,可以在第一轮复习过后,给自己设定一个完整的时间段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缺补漏,同时调整各个部分答题的时间分配和进度安排。
关于复习时间,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科目的分值进行合理规划,鉴于此,我把专业课放在了首位。第一轮的专业课复习要准确、细致,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这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历史时间轴的绘制,二是熟悉地图,尤其是从上古到中古近现代的区域变化,能够通过地图了解特定时间和区域的局势演变。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记忆。
对于政治的备考,重要的是明确重点,第一次复习可以先熟悉内容,重在正确理解,尤其是马原的这一部分,如果死记硬背,难以收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可以配合相关练习题进行强化练习。在此基础上,扎实记忆、背诵考察的重点,并利用真题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可以在考前的一个月系统回顾,并进行时政的复习。
对于英语的复习,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不论英语基础如何,必须重视单词的记忆。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的读音、词义外,还要学以致用,在背单词的过程中积累短语、句型,把单词放到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至于阅读,一方面要通过做题掌握相关技巧,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不加分析的纯粹刷题,比做题更重要的是对完答案后分析出错的原因,并积累一些好的表达方式,应用到写作中,形成自己的资源库。另一方面要注意平时阅读材料的积累,比如时文选粹,针对自己不熟练的领域扩大阅读量。
三是复习节奏的把握方面。毋庸置疑,认真制定并按时完成计划是很重要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的配合,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如果自制力不够,可以寻找合适的研友,相互鼓励,利用好合适的手机app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番茄ToDo,可以用一种强制性的外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形成自己的复习时间表,早起晚睡也许是大多数考研人的常态,但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要结合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在学习效率比较高的时间段处理一些难度较大、内容相对复杂的内容。如果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事情,可以稍微放慢脚步,等事情妥善处理,压力减轻以后,才能更好地进入复习状态,降低焦虑的可能性。持之以恒,把备考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考研是一段漫长又孤独的旅程,希望以上的经验能够为备考的你带来一些帮助。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下去,你会感谢努力的自己,加油,考研人!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