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拟录取名单的出现,我的考研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在写这篇东西之前说一说我的成绩我想是比较恰当的:总成绩393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75分、英语一78分。这也许算一个小小的胜利,但把这篇东西叫做考研经验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实际上它的普适性是有待考察的,所以它更像是我的一次自我总结。标题是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也希望告诉每一个考研人的话,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light 。
一、关于专业和择校
开门见山地说吧,这是每一个决定考研的人都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每个人考研的初衷都不一样,所以每种因素在最终决定中的权重也是不一样的,我只讲一讲自己当初的想法,然后用所谓“过来人”的身份,妄言几句。
我本科是行政管理,在一个东部的二本院校。实话实说,我对本科专业并没有太强烈的认同感,说白了当初高考填志愿时是学校和专业选择我,我没得选。所以,在决定考研时,我希望能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我选择了我比较感兴趣的哲学。哲学里有很多二级学科,我主要在纠结中哲和西哲。对哲学有一些认识的人或许会知道,目前基本上的研究方式,说得过分一些,其实基本都是西哲的套路(这里没有任何贬低中哲的意思)。加之,西哲里有一个学派曾经非常吸引我,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西哲。综上,在我这里,考研专业的选择只要因素是兴趣。但除此之外(作为过来人发言),基本还有两种情况:一:选择和本科一样的专业。这样的同学是非常幸福的,毕竟就算本科学得再差,也是有学过的,后期学习中可以轻松不少。二:这是一种除开兴趣之外我比较推荐的选择专业的方式:就是结合你的本科专业,去选择一个可以在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比如,你本科学金融,或许你研究生可以学个计算机,这两个专业都是热门,如果你可以很好的结合,那么就有自己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竞争力了,这在就业中是非常友好和吃香的。我本科学行政,按这个路子走,我也许会选择统计学,或者管理工程之类的偏实证的学科。
选定专业之后,面对的是更加艰难的选择:学校。这里我其实没什么发言权,因为当初我选择学校时是跟风和我一个高中同学一起的,想着本科没做成校友,也许研究生可以再续前缘。但再发生这一出之前,我的思路是:首先决定你想要生活的城市,城市的考虑权重应该大于院校(妄言妄言)。因为,无论你承不承认,教育资源都在向一线城市倾斜。所以,先决定城市,再选择院校。但是,如果你有自己心心念念的梦想院校,你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圆梦来的,不要考虑这些,坚定的选择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大胆的一笔,所有的现实因素都会在足够强大的梦想面前退步。
二、考研初试经验
公共课部分
这一部分是我最忐忑的部分,处于对普适性的考虑。我的高中政治和英语都不算我的短板和长处,原来就是文科生,四六级都是裸考飘过的。因此政治对我来说并不需要理解,只是在命题过程中会有一些细节问题,单纯考查记忆力的。所以,对于政治我的经验是先通读一遍肖秀荣的教材,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和不理解的标注出来,第一遍时我没有做题。精读完第二遍之后,开始做1000题,查漏补缺。当然,最后有很多押题卷,我的做法是少做但要精做。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选择题每个知识点尽量都了然,主观最好总结出问题的出题方式和参考答案之间的联系:问为什么怎么答,问意义怎么答,争取在那些有较大可能的主观题部分,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就算临场时这个知识点你没背过,也不要慌,答题是注意逻辑(也就是主次,把自己最有把握的先写上呗),再就是一定不要忽视材料里面的信息。
英语部分,我实际上只做了两件事:背单词和刷真题。单词我从学期初就开始背,但也不是全背,5500个考研单词里,大概有1700左右是核心词或者对我来说就是生词。我直接开始背这1700个词。然后,我很早就开始做真题。就我和身边一起考研的小伙伴来看,我是最早开始选择做真题的,第一阶段只做阅读部分,保持每天两篇的速度。这个过程中,我在在文本中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然后加入到那几个核心词中。记完核心词部分之后,我借用同学的红宝书,重新检查了一遍自己的漏洞。红宝书非常好用,或许也可以直接用红宝书背。规律复习开始之后,我的具体安排是早上到图书馆之后先复习昨天记得单词,然后记忆新的单词,然后是政治选择题。这几样大概就会消耗掉我的早上。下午是做英语真题,除作文之外都做。然后是看专业书。
最后,我还是想强调,公共课的复习方式要因人而异,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不要焦虑,不要关心别人投入多少时间。我每天的复习时间从来没有超过13个小时,阶段复习时间最久不会超过4小时,我的想法还是复习一定要讲效率,不要盲目堆砌时间。不过,我也相信,成绩总是和努力成正比的吧。
专业课部分
因为我考的是哲学专业,我想能考这个专业的小伙伴,应该都是真爱哲学吧。这部分的经验其实更没什么好说,我的做法相当平庸:看专业书,加一些能买到的所谓真题。真题其实都不是我目标院校的题了,我先后买过两次,基本是一些题集,各个学校的都有,题目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我这,这部分资料的作用是在我看完专业课之后,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回答,然后与它的参考答案进行比对,去粗取精。从初试的题来看,没有新意,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简单。专业书通读一遍精读一遍差不多了,不过要注意,一定要把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理解,试一试费曼学习法,尝试讲一讲自己对某个哲学家的那些看法的理解,最简单的方式是,向你的好朋友介绍这个哲学观点,并让你的朋友理解。
下面介绍一下专业考试的题型:马哲学原理部分是1.名词解释40分(一般和个别、自由王国、经济基础、真理);2.简答题60分(理解“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理解“人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理解“文明是文化进步的标志”);3.论述题5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实践以及在人是中的基础地位)中外哲学史部分是八选五,每题30分:1.中国哲学的传统精神;2.孔子“仁”的思想及其影响;3.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4.朱熹的心统性情;5.分析比较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6.托马斯·阿奎那上帝证明;7.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比较;8.论述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问题以及康德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综合复试经验来看,我觉得老师们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出题比较稳健。马哲学原理我没什么发言权,就今年的中外哲学史以及专业复试的内容来看,老师偏爱古典哲学的部分,在古典哲学部分里也是主流考查的项目:如果把古典哲学分成三部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那么考查的重点可能就是古希腊部分重点考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神学部分不好说,奥古斯丁、阿奎那几个上帝证明都还挺重要的(这部分要抓住主线,知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了什么主张)、近现代的问题其实就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讨论和和延伸,我只能说可能都会考,但这其中笛卡尔、莱布尼茨以及德国男团(康德、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主要是康德和黑格尔)考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中哲史部分我的感觉就很模糊了,直觉告诉我会主要考查两部分内容:先秦的儒道两家、宋明理学。要知道宋明理学是南大哲学的重中之重。
关于真题,这里给大家推荐个考研资讯网站,叫考研文库,里面有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考研真题,还有历年招生信息、备考经验等等,基本上都是考上的研究生上传的,也都是免费的,大家扫码注册就得到一些金币,下载资料的时候用,想搜索什么信息直接输入关键词就可以~
三、考研复试经验
这里我是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我的面试糟糕透了。我讲一些比较客观的内容:首先是复试内容,今年因为特殊情况,大多数学校都选择了线上面试,南昌大学的复试分成了英面(外国语学院老师面试)和笔试+综合面试。英面的内容是自我介绍+话题阐述,话题大概是你永远准备不到的吧。所以就不要慌,用你能用会用的词,把意思说清楚就好了。自我介绍当然是提前准备!不过将来线下的话,英面内容可能有变化,我最早了解到的是:两人一组抽话题对话。
专业部分,笔试题是盲抽的,答题方式是口答。这里我真的想吐槽南昌大学这笔试题,复试参考书给的明明是现代西哲,结果考的题全是黑格尔之前的,而且非常难,需要非常非常非常扎实的基础,我这渣渣一照面发现是非现代的题,一下就慌了神好嘛。支支吾吾说了些不知所云的话,就赶紧结束了这个部分(还好老师大概也知道题很难吧)。综面就比较轻松了,先是自我介绍,跨考的话会问为什么跨考,看过什么书之类的,然后老师随机提问几个专业相关的问题。说是随机,实际上是可以引导的:如果你前述中有提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看过了什么书,老师有非常大的概率会就此进行提问,至少在我这是这样的。
复试比例原则上是1:1.2,生源不足的话就按实际比例实施。调剂比例1:1.5,也还是按实际来。
除开上述客观部分,我最大的经验是:不要紧张!当成简单的谈话就好了。
参考书目:
初试:
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编写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复试: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同等学力加试
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华书局,1981年;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商务印书馆,1981年
四、送给能看到这篇东西的所有人
无论你现在是否决定考研,我都觉得从博弈角度说,尝试经历这个过程是不错的选择,即使你最后放弃了考研,我也相信那是你真的找到了自己希望做的事情。说白了,准备考研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怀疑自己选择和不断寻找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的过程。在我还没有下定决心要考研时,我问我的老师,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就业、考研还是出国?老师给我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不要让这些选择局限你的未来,人生是有很多选择的,你首先应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我觉得考研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退一万步说,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学习那块料,就是一条咸鱼,我也觉得“如果咸鱼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一条咸鱼的话,那和人生赢家有什么区别呢”?去探索自己,去开拓视野,去寻找世界。如果你下定决心去考研,那就不要温驯地走进那个良夜,珍惜每一刻可以用到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决心。
额外的一些话送给哲学考生:这毫无疑问是一个人文学科衰弱的时代,选择考哲学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因此开头那句诗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尽管这是个哲学式微并被妖魔化的时代,这是哲学的Old age,我们仍应该在这某种“末代”里,力求真正的哲思在自己身上发生,去燃烧和咆哮,去挣扎着发出一点自己的光!(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