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成立于2018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任院长。学院拥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国内唯一密码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大学成立密码研究小组,培养了众多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山东大学在中国密码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此后,2002年山东大学设立信息安全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重点学科,2007年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2015年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首批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以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平台,在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领域成绩斐然。王小云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5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主持设计的哈希函数SM3为国家密码算法标准,2018年10月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陈嘉庚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以及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重要课题。近些年学院教师在密码学与系统安全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包括CRYPTO、EUROCRYPT、ASIACRYPT、IEEE S&P、CCS、NDSS、PKC、ACSAC、ESORICS、RAID、DSN等,其中3篇获CRYPTO、EUROCRYPT最佳论文,科研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面向我国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需求,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涵盖密码学、网络与系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3个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网络空间安全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密码学和网络与系统安全领域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