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经验
2012年3月24日上午8到11点,笔试。
8:00——10:00专业课笔试
因为早上起晚了,早餐只吃了一片全麦面包喝了半杯养乐多,所以考到一半就已经饿得肚子呱呱叫了,写起字来手发软、眼发晕。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我旁边那位同学一直写得很happy,还一个劲的找老师要答题纸,天哪明明就四道题,他是怎么有那么多话可以写呢。哎,不管别人了我好饿,匆匆把一张纸写完就坐在那数绵羊了,不过饥饿中仍不忘为学弟学妹们造点福,悄悄把题目抄在了复试通知的背面。
下面是2012专业课笔试原题:
PS:往年都是可以选的,今年没得选,就四题全做。老师们你们是真的变懒了!
1.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论述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社会秩序内在性和外在性统一的原理,论述开展文化建设与加强社会管理的本质联系。
3.联系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论述公共领域建设的重要意义。
4.联系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谈谈你对当代社会风险的认识。
10:00——11:00英语笔试
今年的笔试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往年的英语是一个小时写500词的大作文,今年是3选2的问答。主题都是和专业有关的,比较简答,肯定难不倒大家的,静下心来认真做完就OK了。
2012年3月24日下午1点开始,面试。
我们这一组的面试组长是刘少杰老师,坐在中间,其余的老师从左到右依次是冯仕政、黄盈盈、潘绥铭、李路路。好吧,看到老师名单的时候我就开始窃喜了,今年真是人品爆好啊,全是和蔼可亲的老师。另一组组长是夏建中,还有郝大海、于显洋、王卫东和林克雷。英语提问者是王卫东。据说老师都比较严肃,不像我们组是绝对的轻松活泼,好吧再一次感谢老天!
首先是英语面试,提问者是黄盈盈老师,问的都是些基本问题,譬如你叫什么,来自哪个学校,本科学过哪些社会学方面的课程,都是些很基础的问题,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大家只要做到吐词清楚、发音准确、语法无误即可。
接下来是专业课面试,好吧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一开始的表现真的很二!
因为当时盈盈老师问完我问题之后就直接用英语说了一句:请在你面前的问题里选一个来回答。好吧,当时我的正前方正好放的是早上英语笔试的试题,我以为英语面试还没结束,结果拿起文章选了第一题就开始说说说,老师很快打断了我,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刚才那句话:Please choose one of the question in front of you。什么嘛?我不是选了一题正在说吗,然后我就不管她继续说啊说,后来李路路老师实在是看不下去终于开口了,他伸出手指向我的左手方向那一堆小白纸,说:老师是让你在那里面抽一道专业课问题来回答。Orz,我晕,这才发现那堆小纸条原来被我压在了左手的袖子底下,无限尴尬中!结果,有一张小纸条居然粘在我的衣服上不下来,好吧北京真干,静电真大!既然如此,不选了就这一张了,于是直接拿了那张粘在我衣服上的小白纸开始念题目:
马尔库塞关于感性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观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边读题边在大脑里搜索此人,我只记得他说过本能革命、自然革命和文化革命神马的,我是真不记得还有个感性革命啊。算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开说吧: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他批判现代工业社会的技术进步在给人类提供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枷锁,造成了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然后他还继承了弗洛伊德关于本能和压抑的观点,提出了本能革命。后来又提出了自然革命和文化革命…………”
好吧,说了半天貌似没答到正题上,于是我开始支支吾吾了,刘少杰老师看出了我的窘迫,说“没关系继续说”,好吧,于是我说了:“老师不好意思我实在不太记得了,我只记得马尔库塞的代表作有《单向度的人》、《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
然后我冲着他们尴尬的笑了。这时刘老师抓住了我说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的“爱欲”作文章了,他问道:“那你说说马尔库塞所说的这个“爱欲“和潘老师研究的那个有什么区别呢?”
好吧,我只能说我对这个问题表示很无语。这时老潘开始在那里暗笑,然后我对着潘老师说:“我觉得应该是侧重点不一样吧,马尔库塞研究的“爱欲”侧重于心理层面,而潘老师研究的更侧重于生理和社会层面。”
潘老师笑着说:不是这样的吧,然后问我:“那你知道爱欲用英文怎么说吗?”
于是我又开始苦思冥想,天哪,爱欲到底是个啥?我只记得潘老师研究的那个性存在的英文单词是“sexuality”,爱欲貌似是个E开头的单词,可我实在是记不得了,这时潘老师和蔼的说:“没关系,不会没关系的。”好吧,把我那个E什么的单词扼杀在萌芽中了,后来回头翻书了,爱欲的英文表达式“Eros”,源自希腊神话!
这时黄盈盈老师看着我的资料发问了:“咦,你是工作之后再来考的吗?”
问到我的痛处了,我说:“不是,我去年考过,今年第二年考了。”
黄老师继续问了:“哦,那是边工作边考呢还是就一直在准备?”
我说:“毕业后在社区实习了两个月,然后从九月份开始在家一心准备。”
黄老师可能有些好奇吧,又继续问道:“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走这条路呢?”
好吧,我很慢但很真诚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说:“因为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社会学。”现在想起来觉得这句话还真是挺麻的。但当时的确是我的真情流露啦。于是刘老师就揪着我这句话发问了,他说:“你说你喜欢社会学,那你说说你喜欢的学者有哪些?”
这个问题简单,立马开说:“我喜欢的学者有丹尼尔.贝尔,米歇尔.福柯,齐格蒙特.鲍曼和安东尼.吉登斯……”
说到吉登斯,刘老师立刻就又提问了:“那你说说吉登斯所说的时空分离是什么意思?”
哎呦喂,刘老师您真是太太太善解人意了,上午笔试时不是才答过吉登斯“时空分离”的观点么,哈哈,说起来自是轻车熟路啦,然后我就blablabla的开始说啦:
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现代性及其后果》中提出了“时空分离”这一概念,其提出背景是当代社会的符号化和信息化。
“时空分离”既是现代性的动力之一,又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体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时间虚化。由于钟表时间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往逐渐脱离了具体的场所,实现了时间虚化。第二是空间虚化。世界地图等图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实现了空间虚化。第三是时空同时虚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在场”。现代社会,人们正在遭遇着越来越广阔的自我和他物都可以不在场的虚空。当前网络社会中的微博就是不在场的一个很好体现。”
说的时候刘老师一直在点头,然后接着问:那你再说说吉登斯所说的“风险社会”是什么意思?
好问题,我继续说:
“吉登斯认为,全球化使得当代社会具有极度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风险性,当代西方社会已成为一个“风险社会”。而风险在现代社会的表现主要是信任上的风险,甚至有人说现代社会出现了一种信任荒。”
抓住我说的信任问题,刘老师又接着问:吉登斯说的信任风险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象征符号,另一个是专家系统,也就是知识分子。那你说说为什么现在人们对“知识分子”(然后用手指了指周围的老师),也就是像我们这样一群人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了呢?
好吧,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冲动真的是魔鬼。因为我考试前几天正好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些人们对那些所谓的专家知识分子的一些评论,所以还没想后果就说了句:“因为现在知识分子的声誉不好啊。”
听到我这句话,老潘苦笑着说了句:“呵呵,我们知识分子的名声很臭啊”
在座的老师听到这句话都笑了,刘老师也笑着说:“瞎说!吉登斯说的是因为社会分工所导致的。”趁着老师们心情好我赶紧补充了一句:就是类似于福柯所说的语词秩序独立化吧。
刘老师点了点头。还好还好,真的不能信口开河啊!
然后刘老师又心血来潮的问了句:“那你去年考了多少分啊?”
好吧,您的思维真跳跃,这下轮到我苦笑了。“371”,我笑着说到。
“嗯,好”,刘老师点了点头后看向其他老师,示意他们是否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李路路老师在那说:好了,没有了。
好啦,面试结束,起身离开,临走前不忘再礼貌一番“谢谢老师,老师再见。”于是,带着有些小兴奋又有些小惊慌的心,出了考场!
写在最后的话: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刘少杰老师的新浪微博,ID名是“刘少杰BJ”,强烈推荐每一个社会学考研学子去关注哦,在考试时会有收获的!还有,再废话两句,因为最近有些人问到人大是否会歧视本科学校不太好的学生,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绝对不会!因为我本科就是就读于一所二本院校,而且历年也有很多学校不是太好的学长学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所以认为自己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学千万不要灰心或自卑,只要你努力的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加油哦!
突然想起来还要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一直写一直写,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再怎么也会有几分辛苦分的,二往往有时候一分就能决定你是否能够上线。所以,处理好这些细节,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最后将我考研时用来激励自己的两句话送给大家:“心有所愿,无所不能。苦而不辍,天道酬之。”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