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篇
3.1 你考研历史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是个冷门专业,可是每年考历史研究生的考上却非常多。考历史研究生的目的不过是两种,一种的为了混学历,另外一种就是为了学术。各位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研究学术?如果是为了学术,恭喜你,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了学术,很可能读研后就会去读博,一条漫长枯燥的路在等着你,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需要一定的研究能力,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否则,那将是一场悲剧,慎重。如果你是混学历,除非你本科历史科班出身,想要在一个比较好的地区教中学历史,怀着这样的目的考研究生,这个可以,非常适合读研究生。如果不是这样,想混一个硕士文凭,历史硕士研究生的学历,真的不能为你在以后的企业面试竞争中添加多大的光彩,历史专业在我天朝的企业中真的不被看好,慎重,搞不好,还真会错失三年的宝贵时间,也许你现在直接去工作,三年后也许就是一个小管理层了,而且三年后的就业形势,大家心知肚明,慎重考研。但是不管怎样,不论你考历史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学术也好,混文凭也好,一旦决定了,就把它当做自己的动力,为学术也不是什么特别高尚的事,为文凭也不是什么特别低微的事,各取所需,一旦认定了,就不要放弃,坚持到底。
3.2 考研历史可以跨考吗?
回答是可以的,历史学一般都可以跨考,很多非历史专业的都去跨考历史,我见过学数学的,学物流管理的都考上历史研究生,一般的学校也没有直接在官方文件表明不要跨考的考生。在这里要有必要说一点,考试报考学校之前,一定要问清楚,最好能找到该学校该专业的师兄师姐,打听清楚,该历史研究方向会不会歧视跨考的考生,或者之前有没有跨考的考生考上这个历史研究方向的先例,一定要打听清楚。否则,跨考的考生非常吃亏,有些学校的有些老师非常歧视跨专业的历史考上,认为都是来混文凭的,在复试的时候把跨考生刷掉,把名额留给分数比你低的科班出生的历史本科生或者把名额留给那些211,985的调剂生,这一点确实有先例,各位慎重。除非是你确实有功底,而且拿下高分,而且在复试的面试中变现良好,否则就要慎重。14年的历史国家线就比去年上涨了15分,幅度之大,前所未见,除了一部分水区改卷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是历史研究生跨考的多,历史研究生的规模国家有意要缩小,总之,各位慎重。不过跨考生也不怕,本科历史出身,除了个别学霸,又有多少个在本科阶段能认真专心研究历史?反过来,你若是考你本专业的研究生,你觉得你会比跨考生有优势吗?我相信大多数学校都能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所以各位,努力和功底才是王道
3.3 历史考研统考和自主命题有什么区别?
历史研究生2007年-2012年全国统考,2013年开始,自主命题和统考同时并行,34所高校自主命题,其余的学校采用统考的全国卷。历史学考研专业课313,统考历史学基础试卷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论述题。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统考的优点在于对所有考生都相对公平、公正,比较有利于以后的历史研究和打牢基础。简单地说,统考就是古今中外都要考,统考所有容纳的知识点非常多,要记忆要理解的知识点非常多,庞大而复杂。一般来说,历史统考要难于自主命题,特别是统考的最后的论述题,难度明显高于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的学校,以南京大学为例,除考古外,南大历史系主要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比如你报考了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史,那么你的考试内容就是英语,政治,中国古代史,其他的中国近现代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则不属于你的考试范围,从考试角度上可以不用复习,这样就比较术业有专攻,可以为考生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自主命题会涉及到学术动态,以及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比如13年自主命题的中山大学就有一道问答题论述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所以,考生要仔细选择所要报考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复习的进度,定好学校目标,不要古今中外都复习,然后又报了一个自主命题只考中国古代史的学校,这样就白白浪费了许多精力,从考试的角度讲是不划算的,你的目的是要考上。
3.4历史考研要看什么书?
历史学考研要看什么书?这一点又要跟你所选的学校挂钩,有的学校有指定教材,有的学校没有,各位可以去目标学校的网站查询,如果学校有指定教材,那就买什么教材,有余力才去看其他书,有时间还要关注该学校历史专业的学术动态或者一些偏好。历史统考,则没有指定教材,对于统考,一般就是用11本,就是北师大的中国史,吴齐合编的世界史,11本书口碑好,公认的优秀教材,适合统考的考上认真研读。这些书都可以从淘宝上购买,或者从从师兄师姐那里借用。还有一些工具书,比如长孙博系列的书籍:长孙博名词解释,长孙博历年真题,长孙博模拟题,还有山东大本,山东大本的练习册,考研历史2000题,还有历史考研大纲。我本来想考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指定教材就是高教版中国古代史,吴齐世界史,还有帕尔默的两本世界史,后来觉得中大太难考了,选择了统考的暨大,所幸考试范围差不多,也就用了中大教程继续备战。
3.5历史要怎么学习
第一阶段:首先,历史的学习非常耗时间,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跨考的考生不要灰心,本专业的也不要轻敌,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看的谁付出的更多,看的是谁坚持到了最后。我自己是从3月份初开始学习历史,用的是高教版的中国史(不推荐高教版,因为这本教材的知识点太零碎太杂,还是用北师版的比较好)和吴齐的世界史教材,在6月份左右,把教材认真研读了两遍,做笔记和勾勒轮廓知识点,基本完成到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构建,这个阶段要扫地毯式的认真研读,事无巨细,最好耐下心来,这样基础才能打好。
第二阶段1:到了暑假期间,则开始强化阶段,从看完两遍教材后,我就开始准备背长孙博的名词解释,长孙博说的好,考研历史其实考的就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就是名词解释的缩影,论述题就是名词解释的拓展和组合,所以一定要重视名词解释的背诵与记忆,名词解释这本书到考试之前,我大概记忆了两遍,感觉非常有用。名词解释自己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比如每天背诵15个,或者每天20个,自己看情况。暑假期间,我的任务就是看考试大纲和山东大本,7月份一个月的时间看考试大纲,还有8月份一个月的时间看山东大本,我是在校生,时间比较充足,暑假一个人留在学校学习,所以山东大本和考试大纲都看了,除此之外,还做了一本考研历史2000题这本练习册。在这个阶段,做笔记非常重要,要有一个专门的本子,边看边做笔记,特别是要留意,这样看的时候,就可以了然于胸。不论是考试大纲或者山东大本,都要记得,每一个章节的后,都有附上论述题,这些论述题要记得去写,看完书凭借自己在基础阶段的知识储备和最近的学习,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对照参考答案,看看自己的差距和盲点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查漏补缺,增强积累,锻炼自己的能力,养成专业的历史语言,不会答成大白话。我在这个阶段,就把大纲和山东大本的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有些没有掌握的问题,就抄写找一本专门的练习本上。
第二阶段2:暑假过后,也就是9月份了,这个时候,如果坚持到此,有必要再加强记忆。这个时候就需要打破历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跳跃性和专题性的学习。我去年9月份10月份,就把教材再看一遍,也就是第三遍看教材了,要利用者两个月的时间,以教材为主轴,结合山东大本和考研大纲。以世界史为例,就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整理一个专题,比如埃及史专题,印度史专题,伊斯兰文明,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国史等等,把重要的国家一个一个以时间为轴,以便分门别类,有条理,特别是法国的历史,非常复杂,有了这样的整理,条理就会比较清晰一点,各位还可以自己整理专题,比如古代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对比,古代罗马文明和秦汉文明的对比,总之,横向和纵向都要进行比较。至于中国史方面,也可以做专题整理,比如均田制的发展与消亡,边疆民族史,还有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经济中心的南移,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消亡,皇权与相权矛盾的逐步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的解决,士族与庶族矛盾,中国近代史中也有很多真题,比如清末民初的党派整理,国共合作与斗争,民国初年的各种论战等,这些都是有必要精心强化和整理,加强印象和史学素养,这样才能做到不论你怎么考,我就是有材料和史实可以陈述。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好
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就是11月份和12月份,如果前面扎实准备过的话,基础和强化都做好了,就应该把学习时间逐步让给考研政治了。考研历史就要进入冲刺实战阶段,这个时候,就要做历年统考真题,还有长孙博的名校真题解析,长孙博的模拟30套,特别是自主命题的考生,更是要重视往年该学校考过的真题,因为考过的真题绝对有可能再考一次,不能松懈。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重视之前的笔记,笔记的重要作用在冲刺阶段的巨大威力就会表现出来了,这个时间段已经没有时间让考生再看一遍教材了,因为这个时候,政治一团混乱,英语一团混乱,如果在加上专业课一团混乱的话,下场是很悲催的。前期的历史专业课一定要打好基础,不能掉以轻心。在冲刺阶段,就会比较从容一点,而且在冲刺阶段,也要继续背名词解释,最好能将名词解释背两遍,统考的名词解释共有80分,分量是很大的。其实,历史考研的备考过程异常痛苦,异常漫长,熬下来实属不易,有时候拼的就是坚持和谁多努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