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知识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表现为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2依法治国概念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另一方面,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3.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是统一的。但是,服务大局不是不按照法律办事,而是运用法律的手段服务大局,按照法治的方式服务大局。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是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
4.深刻理解依法冶国的科学内涵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3)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5.依法治国历史意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安定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
6.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3我国宪法的地位和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都在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宪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
(2)确认国家制度,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3)确认和规范公民基本权力和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4)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所有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4法律和道德
1.三个方面:(1)公共生活 (2)婚姻生活 (3)职业生活
2.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6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推进依法执政。
(2)提高立法质量。
(3)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4)提升司法公信力。
(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